-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沉砂池、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和首尾相连的廊道式人工湿地组群。该系统将活性污泥处理法与廊道式人工湿地组群相组合,构筑成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过沉砂池沉淀过滤,经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处理后,再通过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进入廊道式人工湿地进行进一步处理,在经过至少两级串联的廊道式人工湿地顺序处理后,系统可获得最佳且稳定的处理效果。 1.一种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是由沉砂池、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和廊道式人工湿地构筑成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沉砂池位于系统进水口,沉砂池的出水接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所述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的出水通过流量控制阀进入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的出水通过锯齿式布水器接入廊道式人工湿地,或直接接进廊道式人工湿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由曝气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组成,三者系同心圆结构关系,从内到外依次为曝气池、初沉池和二沉池,进水口设在曝气池,排水管设在二沉池,并在排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各池的底部高度由曝气池向初沉池、二沉池逐池提高,并在初沉池的底部侧壁与曝气池之间,以及二沉池底部侧壁与初沉池之间通过格栅依次连通;在曝气池中设有曝气管,曝气池的底端设置排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从外部接入有污泥回流管至曝气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曝气池中曝气管呈T型,压缩空气经T型曝气管进入曝气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是采用多孔板将池体分隔成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水池构成,水池底部设有排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廊道式人工湿地由至少两个长、宽和高相同的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串联而成,彼此之间通过廊道连接;每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并且前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出水口通过廊道与后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廊道式人工湿地的底坡设置为1~2%,由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下降,同时也由第一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向最末一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下降,在每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内种植不同的植物并填充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进水口设置在上部,出水口设置在底部,并且进水口的高度随子单元串联的先后顺序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锯齿式布水器为一上方敞口的长槽体结构,槽体的敞口呈锯齿状,布置在廊道式人工湿地的第一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前端的廊道中,其进水与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的出水管连接,出水跌入廊道中;或者,锯齿式布水器布置在两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之间的廊道中,其进水与前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出水口连接,出水跌入廊道中。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前置活性污泥一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随着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污水排放总量飞速增加,生活垃圾污水比重慢慢的变大;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可采取集中排放,统一处理的办法处理,但对污染源分布散乱,单个污染源排放量小,呈面源的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并不能采取集中方式有效处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可改变,大量生活垃圾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各种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造价贵、运行管理要求高等缺点而不能很好的应用于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小型面源污染,因人工湿地具有投资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有机物去除能力强、运行维护方便及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并可美化环境等特点,正逐步应用于治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 但在实际运行中,人工湿地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污水直接处理时,废水水质的波动大,导致湿地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差,解决能力随运行时间递减,常规使用的寿命缩短。(2)湿地内部单一的氧环境不适于多种微生物活动,降低了人工湿地的去除能力。(3)存在易堵塞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尤其是对氮、磷的去除稳定性差。 为解决现有人工湿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污水处理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一种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将活性污泥系统与廊道式人工湿地系统相串联,构筑为一个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以达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 一种前置活性污泥-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沉砂池、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和首尾相连的廊道式人工湿地。污水经过沉砂池沉淀过滤后进入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再通过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进入廊道式人工湿地进行进一步处理。所述沉砂池位于系统进水口,其出水接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所述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的出水通过流量控制阀进入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再通过锯齿式布水器跌水进入廊道式人工湿地。 所述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由曝气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组成,三者系同心圆结构关系,从内到外依次为曝气池、初沉池和二沉池,进水口设在曝气池,出水口设在二沉池;各池的底部高度由曝气池向初沉池、二沉池逐池提高,并在初沉池的底部侧壁与曝气池之间以及二沉池底部侧壁与初沉池之间通过格栅依次连通;在曝气池中设有曝气管,曝气池的底端设置排泥管,并从外部接入有污泥回流管。 所述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是采用多孔板将池体分隔成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水池构成,水池底部设有排泥口。 所述廊道式人工湿地由至少两个长、宽和高相同的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串联而成,彼此之间通过廊道连接;每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并且前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出水口通过廊道与后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廊道式人工湿地的底坡设置为1~2%,由第一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向最末一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倾斜,在每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内种植不同的植物并填充填料。 所述锯齿式布水器为一上方敞口的长槽体结构,槽体的敞口呈锯齿状,布置在廊道式人工湿地的第一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前端的廊道中,其进水与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的出水管连接,出水跌入廊道中;或者,锯齿式布水器布置在两个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之间的廊道中,其进水与前一潜流人工湿地子单元的出水口连接,出水跌入廊道中。 (2)污水在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中通过重力作用及活性污泥的生化作用,沉降悬浮有机物及降解污水中的溶解有机物; (3)然后让污水由前置活性污泥处理池通过流量控制阀进入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经过多孔板的分隔作用,使污水中尚存的污泥及悬浮物分隔得到充分沉降,降低其出水中的污泥及悬浮物含量; (4)污水再由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进入锯齿式布水器,促使污水呈瀑布式下跌,进入廊道式人工湿地,借助大气充氧提高湿地进水溶解氧含量; (5)利用廊道式人工湿地的各串联的人工湿地子单元系统对污水做处理,最后处理后的水自廊道式人工湿地串联系统末端的排水口排出。 1、通过活性污泥处理法实现污水的初级处理,可大幅度削减污水有机负荷及悬浮物,提高人工湿地系统抗废水高污染负荷的冲击能力,大大降低湿地堵塞的可能,能够保证人工湿地的正常运行,并且可大大延长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 2、活性污泥处理池采用同心圆结构,利用初沉池、二沉池的沉淀作用,可有很大效果预防污泥膨胀现象发生,降低活性污泥系统出水中污泥和悬浮固体含量,大大降低了湿地堵塞的可能;同时可减少占地面积。 3、系统采用顺序多孔板分隔调节池可有很大成效避免活性污泥进入厌氧潜流湿地,大大降低了湿地堵塞的可能;因为含有活性污泥的污水从富氧环境突然进入厌氧的潜流湿地,使微生物生存环境发生急剧变化而导致其死亡,轻易造成湿地堵塞。 4、系统采用锯齿式布水器实现跌水和大气复氧作为充氧方式显著改善了湿地内部溶解氧分布状况,大大简化了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运行成本; 5、系统采用廊道人工湿地设计可显著改善湿地脱氮效果,使系统出水长期稳定。
上一篇: 晶华电子基材获得硅砂分级沉积池专利可对絮凝剂和污水充沛拌和混合使杂质沉积 下一篇: 杭州这座“全球人才蓄水池”读懂人才等待